舊文章搜尋網誌

做人;要飲水思源,謙卑待人

【做人;要飲水思源,謙卑待人!】

一個人有才華能力,
不一定會受到人的讚賞,
但是有才能,又能謙卑處事,
是會讓人讚嘆……

有學問、有能力的人很多,
懂得謙虛的人,卻是不多。
人要在社會上,能夠立足長久,
人生路,要能夠走得順暢,
不僅有能力,還要謙卑待人。

如果,有一點成就,就洋洋得意,
不懂得尊敬前輩,還會教訓前輩,
這種人「囂張,是沒有落魄久」。

要感恩前輩們辛苦,為了道犧牲個人家庭、青春歲月,才能有今天修道環境。

所以「吃果子,要拜樹頭」。
做人要懂「飲水思源,謙卑待人」。

~下文濟公老師慈悲開示~

一個人若只有才而無德,
便會遭來人忌妒,能力強,德行也要愈齊全才行。

有德的人,大家都會喜歡,跟他在一起,做人虛假,短時間別人看不出為人,時間久了,早晚會讓人看穿,
所以不要自欺欺人!

修道是要「蘊含德性」,
德性是什麼呢?是誠於中、形於外表現,真心想助人,不可求回報,默默地去做,這才是真德性。

修道得學會,第一個要 “謙”,
在說話言詞表達「要得體、要謹慎」,誠心敬意,講出來的話,心真就真。

修辦道,不是憑你的口才、能力,
不是在計較,誰辦得好,誰辦得廣?
修道的輸贏是在什麼?在真修實煉!

在社會,你們常在口舌爭輸贏,
如果,爭贏又有什麼用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